台灣民主國的易經密碼:從「澤火革」到「地火明夷」的百日維新(1895)

 



我要 LUCKYGO 八字命理 諮詢


## **序卦:帝國黃昏的「天雷無妄」與「雷天大壯」**
1895年《馬關條約》割台,台灣士紳在「**天雷無妄**」的歷史變局中,試圖以「**雷天大壯**」的非常之舉建立「**台灣民主國**」。本文以《易經》「**窮變通久**」為框架,解析這場僅存150天的政治實驗,如何從「**澤火革**」的激昂開局,歷經「**水火未濟**」的軍事潰敗,最終墜入「**地火明夷**」的殖民黑暗。透過五組卦象辯證,揭開這場「**元亨利貞**」卻「**亢龍有悔**」的悲壯抗爭。


---


## **一、建國宣言的「澤火革」與「火風鼎」**
### **1. 制度創新的「澤火革」**
- 「澤火革」卦九五:「大人虎變」
對應1895年5月23日《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》「**願人人戰死而失台,決不拱手而讓台**」的決絕
- 「上六:君子豹變」
體現「**藍地黃虎旗**」設計(取「**青龍剋白虎**」的風水反制日本「**旭日旗**」)


### **2. 權力結構的「火風鼎」**
- 「火風鼎」卦九四:「鼎折足」
諷刺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的「**舊官僚借殼上市**」
- 「六五:鼎黃耳金鉉」
肯定丘逢甲任「**義勇統領**」的民間動員(募集十營客家兵)


> **易經密碼**:民主國的建立本質是「**革去故**」的非常之舉,卻因「**鼎顛趾**」的權力缺陷,註定成為「**未占有孚**」的政治悲劇。


---


## **二、軍事抗爭的「水火未濟」與「火水既濟」**
### **1. 戰略失誤的「水火未濟」**
- 「水火未濟」卦六三:「未濟征凶」
揭露唐景崧「**死守台北城**」卻未固守基隆港的致命錯誤
- 「九四:震用伐鬼方」
記載日軍「**樺山資紀艦隊砲擊基隆**」的壓倒性優勢(6月3日陷落)


### **2. 游擊抵抗的「火水既濟」**
- 「火水既濟」卦九五:「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」
對照劉永福「**黑旗軍南撤**」的持久戰構想
- 「初九:曳其輪」
讚譽吳湯興、徐驤「**八卦山血戰**」的壯烈(8月27日陣亡)


---


## **三、政治崩解的「地雷復」與「雷地豫」**
### **1. 官僚潰逃的「地雷復」**
- 「地雷復」卦上六:「迷復凶」
控訴唐景崧「**6月6日潛逃廈門**」的背叛
- 「初九:不遠復」
諷刺丘逢甲「**攜庫銀十萬兩內渡**」的爭議


### **2. 民心轉向的「雷地豫」**
- 「雷地豫」卦六五:「貞疾恆不死」
描述中南部「**保甲制度**」動員的民間韌性
- 「上六:冥豫成」
揭露部分仕紳「**迎日軍以保家產**」的現實選擇


---


## **四、文化認同的「風火家人」與「火風鼎」**
### **1. 本土意識的「風火家人」**
- 「風火家人」卦九五:「王假有家」
對應「**台灣島民主張**」首次成為政治論述
- 「初九:閑有家」
反思「**閩客械鬥**」削弱抗敵力量的歷史傷痕


### **2. 殖民創傷的「火風鼎」**
- 「火風鼎」卦上九:「鼎玉鉉」
預言日本「**皇民化政策**」將扭曲本土認同
- 「九三:鼎耳革」
象徵「**漢文私塾禁絕**」的文化斷裂


---


## **五、歷史評價的「地火明夷」與「火地晉」**
### **1. 失敗教訓的「地火明夷」**
- 「地火明夷」卦六五:「箕子之明夷」
批判民主國「**缺乏國際承認**」的外交天真
- 「初九:明夷于飛」
肯定「**台灣主體意識**」的首次政治化嘗試


### **2. 現代啟示的「火地晉」**
- 「火地晉」卦六二:「晉如愁如」
對應當代「**民主國史觀論爭**」的認同焦慮
- 「上九:晉其角」
呼籲正視「**抵抗精神**」而非糾結法統虛實


---


## **結語:明夷待訪的易經啟示**
1. **「羝羊觸藩」的歷史困境**:民主國的悲劇在於「**內文明(進步主張)而外柔順(無國際奧援)**」,恰如「**澤火革**」遇「**地火明夷**」的時空錯位
2. **「日中見沫」的啟蒙微光**:儘管「**百日而亡**」,其「**黃虎旗政治美學**」與「**全民抗敵動員**」已為台灣史寫下「**元亨利貞**」的關鍵篇章
3. **「終日乾乾」的當代回響**:從「**八卦山戰役遺址**」到「**民主國文獻數位化**」,這場「**火水未濟**」的抗爭,仍在「**與時偕行**」地叩問著「**何以為台**」的永恆命題


**站在「**台灣民主國郵票**」的複製品前,《易經》「地火明夷」卦提醒我們:1895年那個梅雨綿綿的初夏,當最後一面黃虎旗在台南城牆降下時,沒有人預見這場「**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**」的實驗,將如「**離為火**」般點燃百年認同追尋——如同虎尾溪水奔流不息,歷史的「**明夷**」時刻,永遠在「**晉如摧如**」的辯證中等待破曉。**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