厭勝術(よせいじゅつ / Yosei-jutsu),又稱「鎮壓術」或「咒禁術」,是日本自古流傳的一種通過符咒、器物或建築手段來「鎮壓厄運、驅邪避凶」的秘術。它融合了中國道教厭勝、陰陽道(Onmyōdō)、神道教(Shinto)及佛教密宗的元素,形成獨特的日本化體系。
這篇文章將深入解析日本厭勝術的歷史淵源、核心手法、經典案例,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影響。
---
1. 日本厭勝術的歷史淵源
(1) 中國道教與陰陽道的傳入
- 奈良時代(710-794年):日本從唐朝引進道教「厭勝」概念,如「泰山石敢當」被改造成「道祖神」信仰。
- 平安時代(794-1185年):陰陽師(如安倍晴明)將厭勝術系統化,用於皇室與貴族的災厄防範。
(2) 神道教的「禊」與「結界」思想
- 日本本土神道教強調「淨化(禊/みそぎ)」與「空間結界」,發展出「注連繩(しめなわ)」等厭勝標記。
(3) 佛教密宗的「調伏法」
- 真言宗空海大師引入「調伏法」,以咒語、法器(如五鈷杵)鎮壓怨靈,影響後世厭勝術。
---
2. 日本厭勝術的五大核心手法
(1) 建築厭勝:隱藏的鎮煞結構
- 地鎮祭(じちんさい):動工前埋入「鎮物」(如劍、鏡、五穀),防止土地神作祟。
- 鬼門封禁:東北方(鬼門方位)設置「鬼瓦」或種植柊樹(ヒイラギ)驅邪。
- 逆樁術:在敵對勢力地脈打入倒立木樁(如京都方廣寺的「太閤樁」)。
(2) 符咒與文字的力量
- 陰陽符(おんみょうふ):書寫「急急如律令」或「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」等咒文貼於門戶。
- 九字切(くじきり):結手印唸「臨・兵・闘・者・皆・陣・列・在・前」形成結界。
(3) 器物鎮煞
- 人形(ひとがた):以紙或草紮人形代受災厄,後流放河流(如京都「鞍馬の火祭」)。
- 鍾馗像:屋頂放置鍾馗像防鬼,源自中國但日本化為「ショウキ様」。
(4) 生物厭勝
- 犬張子(いぬはりこ):擺放陶犬驅邪,源自「犬は魔を吠える」信仰。
- 白蛇信仰:白蛇被視為「金運之神」,但也被用於詛咒(如「白蛇の呪い」)。
(5) 怨靈鎮壓
- 御靈信仰(ごりょうしんこう):為平息怨靈(如菅原道真)建神社(如北野天滿宮)。
- 「丑の刻参り」:深夜釘草人詛咒仇敵,屬黑魔法厭勝。
---
3. 歷史上的著名厭勝案例
(1) 德川家康的「江戶城鬼門封鎖」
- 江戶城(今東京皇居)東北角建「神田明神」神社,並埋入「鎮壇具」壓制鬼門煞氣。
(2) 豐臣秀吉的「方廣寺大佛詛咒」
- 傳說德川家康在方廣寺大佛殿地基建「逆樁」,導致豐臣家滅亡(1615年大坂夏之陣)。
(3) 平將門的「首塚鎮魂」
- 平將門怨靈作祟,後人在東京大手町設「將門首塚」,定期祭祀以安撫。
---
4. 現代日本的厭勝術應用
(1) 企業風水
- 東京「六本木Hills」建地曾為刑場,開發時舉行大規模地鎮祭。
- 大阪「通天閣」塔頂設「ビリケン像」作為商業守護神。
(2) 個人開運
- 「厄除けお守り」:神社販售的厭勝符(如淺草寺雷門護符)。
- 「家相チェック」:現代風水師仍會建議客戶在鬼門方位擺放鹽或鏡子。
(3) 都市傳說與流行文化
- 「呪いのビデオ」:如《午夜凶鈴》的詛咒錄影帶,反映現代人對厭勝的恐懼。
- 「心霊スポット」:如青森「犬吠埼燈塔」傳說有鎮魂石碑。
---
5. 結論:厭勝術的文化意義
日本厭勝術既是「恐懼的產物」,也是「解決問題的智慧」。從古代陰陽師到現代都市傳說,它展現了日本人對「不可見力量」的敬畏與控制欲。
儘管科學時代來臨,厭勝術仍以風水、御守、都市怪談等形式存活,成為日本文化中獨特的「心靈安全閥」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