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以《易經》隨卦為經,廿四史為緯,重構五千年順勢之道
【開場白】
《道德經》云:「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」《澤雷隨》卦揭示的追隨哲學,實為華夏文明興衰的隱形主線。當我們以編年史視角重讀爻辭,便發現這套順勢智慧早已刻入民族的集體潛意識。
第一幕:上古禪讓期(約公元前24世紀)
▎六三爻「係丈夫,失小子」的部落聯盟實踐
堯舜禪讓案例:
堯捨棄親子丹朱(失小子),選擇舜(係丈夫)
舜「隨有求得」實現《尚書》「協和萬邦」
歷史印證:部落聯盟時代的「選賢與能」,正是隨卦六三爻的原始實踐
▎《鬼谷子》謀略雛形
舜歷經「父頑母囂」仍堅守孝道,實踐「欲高反下」的權謀智慧
其「隱惡揚善」符合《素書》「陰計外泄者敗」的保密原則
第二幕:商周鼎革期(公元前1046年)
▎九四爻「隨有獲貞凶」的殷鑑
商紂王反面教材:
貪圖酒池肉林(隨有獲)
違背湯武正道(貞凶)
終致牧野倒戈
《陰符經》解析:「火生於木,禍發必克」的暴政規律
▎周文王「有孚在道」的示範
羑里演卦實踐《易經》「困而不失其所亨」
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商,展現《孫子兵法》「先知迂直之計」
第三幕:春秋戰國期(公元前770-221年)
▎管仲擇主案例
從輔佐公子糾到歸順齊桓公:
初隨糾為「係小子」
轉隨小白成「係丈夫」
《博弈論》詮釋:從零和博弈轉向合作博弈的經典範例
▎孔子周遊列國
擇君而隨如《易經》「遯卦」與「晉卦」的動態平衡
「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」實踐隨卦「利居貞」原則
第四幕:秦漢交替期(公元前221-202年)
▎張良擇主編年
前218年:追隨韓王成(試錯階段)
前209年:轉投劉邦(係丈夫抉擇)
前202年:功成身退(孚於嘉的極致)
《特工思維》應用:其「運籌帷幄」實為情報戰的古代實踐
▎韓信悲劇解析
前期「係丈夫」:棄項羽投劉邦
後期「貞凶」:貪圖齊王封號種下禍根
印證《道德經》「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」
第五幕:三國鼎立期(220-280年)
▎諸葛亮出山考
207年:三顧茅廬達成「孚於嘉」
221年:白帝城托孤實踐「有孚在道」
234年:五丈原星落成就「明功也」
《心經》維度:其「澹泊明志」正是照見五蘊的修行
▎司馬懿蟄伏術
高平陵之變前的「隨有獲貞凶」管控:
隱忍如《36計》「假癡不癲」
出手似「擒賊擒王」
第六幕:隋唐盛世期(581-907年)
▎李世民「孚於嘉」的頂級實踐
626年:玄武門之變的戰略追隨
630年:天可汗制度的民族融合
643年: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嘉許機制
《理想國》印證:哲學王治理的東方版本
▎魏徵進諫藝術
從太子洗馬到諫議大夫的轉變:
初期「係小子」追隨李建成
後期「係丈夫」輔佐李世民
其「十漸疏」完美演繹「有孚在道」
第七幕:宋明理學期(960-1644年)
▎岳飛悲劇解析
「隨有獲」:郾城大捷的軍事勝利
「貞凶」:違背高宗偏安國策
印證《鬼谷子》「世無常貴,事無常師」
▎王陽明心學突破
龍場悟道實現《易經》「隨卦」到「復卦」的跨越
「知行合一」解構「係丈夫」的形而上基礎
【歷史鏡鑑】隨卦智慧的三大鐵律
▎擇主鐵律
範蠡「飛鳥盡良弓藏」:及時轉變追隨對象
文種「貞凶」案例:固執追隨終致殺身
▎時機鐵律
張良博浪沙早擊(失敗)vs. 垓下十面埋伏(成功)
諸葛亮《隆中對》的時機預判
▎原則鐵律
蘇武牧羊的「有孚在道」
馮道歷仕五朝的「貞凶」爭議
《陰符經》的歷史啟示:
「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,盡矣。」五千年華夏史證明,真正的隨順不是盲從,而是《孫子兵法》「知彼知己」後的戰略選擇。當我們以《因果論》審視每個追隨決定,用《吸引力法則》校準自身能量,便能成為《易經》所謂「與天地合其德」的覺醒者。
附:隨卦歷史實踐年表
-
歷史階段
核心案例
爻辭印證
上古
堯舜禪讓
六三爻係丈夫
商周
文王事殷
九四爻有孚在道
春秋
管仲擇主
六三爻隨有求得
秦漢
張良轉投
九五爻孚於嘉
三國
諸葛出山
九四爻明功也
隋唐
太宗納諫
九五爻位正中
這部流淌在血脈中的追隨智慧,實為中華文明的獨特密碼。當我們以《博弈論》解讀歷史關頭的每一次選擇,便會發現:《澤雷隨》卦的本質,正是《道德經》「道法自然」在人間世的終極演繹。

留言
張貼留言